地震预警刷屏,但为啥有人没收到?怎样才能收到救命警报?

发布时间: 2019-06-19 13:02 | 来源: 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侠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地震。在地震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的时间里,四川多地通过电视屏幕、社区广播实现地震预警“倒计时”的视频、图片一时间登上“热搜”。特别是成都城南高新区60个社区预警“大喇叭”同时响起的短视频,更是一度“刷屏”。

  地震预警采用什么技术?预警渠道有哪些?普通公众如何实现地震预警?18日,记者赶赴完成此次地震预警的“大陆地震预警网”系统的技术研发方成都高新减灾所采访。

  地震波抵达前61秒

  小区“大喇叭”响了!

  家住成都高新区桂溪东路123号的张晓是17日晚成都高新区“大喇叭”地震预警的亲历者。当时正准备休息的她,突然听到小区广播的“倒计时”。“声音特别大,整个小区都在响。”张晓说,伴随着倒计时警报声结束,她在家中感受到了明显的晃动,“可以肯定是先报警,后来才晃动起来的。”

  

地震预警刷屏,但为啥有人没收到?怎样才能收到救命警报?

  地震发生时,四川多地都通过电视、手机、社区广播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该信息的发布方正是成都高新减灾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

  

地震预警刷屏,但为啥有人没收到?怎样才能收到救命警报?

  

地震预警刷屏,但为啥有人没收到?怎样才能收到救命警报?

  作者供图

  经成都高新减灾所初步统计,此次地震发生时大陆地震预警网向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凉山州、德阳市、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雅安市等市的200多个学校发出预警,成都市的180个学校、101个社区收到预警,宜宾市、乐山市、成都市13个市州共79个区县等开通了广电和互联网电视地震预警的区域发出电视地震预警提示。大陆地震预警网还通过包括四川公安、四川科技等近50个政务和媒体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提示。

  至于此次地震预警中,响彻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的“大喇叭”,则是去年5月9日由成都高新区联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启用的,分布在社区的地震预警终端系统,可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到社区广播等平台,在地震波到达前提前预警,有效保障社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大喇叭”如何响起?

  为何有人没收到?

  地震预警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向用户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

  具体到此次预警过程,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解读说,汶川地震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原市县防震减灾部门)合作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目前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

  “就是说在这片巨大区域内,一旦发生地震,遍布上述区域的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都能够收到预警信号。”他说,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从地下传播到专用地面监测台站,随后地震波摘要信息被首个台站提取,为保障预警准确该信息随后会再次被第二个台站提取,至此完成现场地震研判。该地震信息随后传递到成都高新减灾所的预警中心,再经过预警中心综合分析,进行预警信息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最终到达手机、电脑等各种发布终端时,可更具不同终端定位信息,提供不同倒计时。”他说。

  在长宁6级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到达前,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预警时间10秒;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预警时间18秒;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预警时间27秒。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距离震中越远,提前预警时间越长。”他说,达到烈度阈值的终端都发出地震预警警报或提示,没有达到烈度阈值的终端按要求不发出地震预警,“就是说如果低于预设值,预警警报就不会响起,这就是四川各地不同公众有的收到预警、有的没有收到的原因。当前,前提是他们所在的区域有预警终端、电视预警,或自己下载了手机预警。”

  如何接收预警信息?

  多种终端可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长宁地震后,大陆地震预警网还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呈祥化工、成都铁路局、成都、雅安、凉山电力等重大工程等提前10秒至78秒收到预警信息。

  王暾表示,目前可实现的地震预警方式包括在学校、社区、高危行业安装的预警终端系统,移动端各平台的网络预警,电视弹窗预警等。其中,“预警终端系统”可以接通大喇叭、工业控制系统等。他举例说,如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软件园D区安装了地震预警紧急处置系统的电梯也自动触发,实现自动平层关停;在安装“预警终端系统”的高危化工企业,已经实现了系统自动关停。  

地震预警刷屏,但为啥有人没收到?怎样才能收到救命警报?

舆情生活更多
旅游生活更多
社区生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