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股票市场“雷”声阵阵,作为国内“酒店一哥”的华住也因业绩“暴雷”,引发了股票大跌。而有媒体报道称,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下旬,华住宣布,截至5月31日,其市值最高已经达到128亿美元,超过洲际,位列全球酒店行业第四。
然而才过去了两个多月,截止8月6日,华住的市值仅剩88亿美金,较两个月前蒸发了40亿美金,跌去了将近三分之一。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华住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造成了华住陡然垮塌。
单体酒店新故事
经过20多年长足的发展,中国连锁酒店可以讲的故事已经不太多了。
以经济型连锁品牌起家的华住,近年来一直在将中高端的故事。事实上中高端确实是迎合了“五环内”人群的消费升级,也支撑了华住股价的新高,但是中高端市场的存量有限,经营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在OYO酒店开启了“下沉市场”单体酒店新模式后,华住似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5月30号,成都,量子光,华住创始人季琦宣布战略投资H连锁酒店。而H酒店则是完全面向单体酒店的“贴牌”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H连锁酒店几乎照搬了OYO酒店的运营模式。H连锁酒店的核心策略中有两条:不但免收加盟费,每家加盟店还将平均投入5万元装修费用,帮助业主改造硬件,这笔费用全部由H连锁酒店承担。
根据《中国酒店产业报告》数据,中国酒店存量市场中有约92万家单体酒店,占比超过85%,可触达的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华住投资H连锁酒店这一动作确实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的潜力,就在该发布会的第二天,华住的市值达到128亿美元。
这不是华住第一次扑向单体酒店市场,事实上在今年4月底,华住宣布推出内部孵化的“一宿”平台,但是“一宿”却并非一个单一的产品,从他的定位看,“一宿”应该是一个类OTA的预订平台,那么通过“一宿”怎么收割单体酒店呢?华住还给他匹配了四大“软品牌”,海友、怡莱、星程和美仑,华住CEO张敏将“软品牌酒店”定义为“设计标准上比较弹性,但有高度兼容性,内核质量标准依然是非常清晰的。”换句话说就是降低加盟门槛,吸引单体酒店加盟。
那么到底“一宿”和软品牌是怎样的关系,其实一宿可以理解为华住推出的类似于“华住会”的OTA预订平台,而这个平台需要大量的酒店支撑,这个酒店便需要软品牌来圈了,加盟海友、怡莱等品牌就能上“一宿”APP了。
单体酒店的潜力有多大,以OYO为例,OYO酒店进入市场初期,不仅不收取加盟费,还会向单体酒店提供补贴支持用于品牌化改造。这一新加盟模式使OYO酒店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进驻全国337座城市,上线超过1万家酒店,客房数50万间。正式因为进入单体酒店市场,华住便开启了一波涨势,但好景不长。
市场足够大,但以传统品牌加盟模式起家的华住能否玩转软品牌,目前尚未看到一宿的真正进展。有业内专家更提出质疑,华住老品牌与软品牌如何平衡:3%佣金的加盟商满意了,12%的老加盟商怎么想?
主业遭遇“滑铁卢”
华住虽然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增长点,似乎可以讲一个很好的增长故事,股价应该可以蹭蹭蹭的涨涨了,但是却事与愿违。华住在7月中旬发布了该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酒店运营初步数据,股价便应声跌了5%。
华住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该公司租赁和自有酒店数量为696家,净减少2家,其中新开设8家,关闭10家;租赁和自有酒店的客房总数为87,179间,减少587间。特许经营酒店为3,969家,净增271家,其中新开303家,关闭32家;特许经营酒店的客房总数为376,117间,净增24,269间。
截至第二季度末,华住酒店总数为4,665家,净增269家,其中新开311家,关闭42家;客房总数为463,296间,净增23,682间。
华住第二季度整体平均客房收益(RevPAR)为人民币202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06元下滑2.1%;同店每客房平均营收为人民币226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25元增长0.4%;第二季度酒店平均入住率为86.9%,相比去年同期的89.6%,下滑了2.7个百分点。
从这一组数据来看,反映华住经营状况的三大核心指标悉数“暴雷”,RevPAR下滑2.1、营收增长仅0.4%,入住率下滑2.7个百分点。可以说华住的主业已经遭遇到了天花板。
未来单体酒店软品牌的故事能撑起华住的市值吗?一宿和H酒店的左右手互搏,软品牌加盟商与传统品牌加盟商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老牌酒店连锁品牌华住,仍需明确增长战略。
环球旅游网是专注旅行资讯的新闻网站。
凡注明“来源:环球旅游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其它方式使用。
电话:00
广告: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