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迎来关键进展,集群设计 成果专家评审会在镇政府正式召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朱荣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等4位权威专家出席会议。东莞市住建局副局长詹向辉、市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副主任邓然、石龙镇党委书记李亚鹏、石龙镇镇长张炜,以及镇领导何志伟、何荣坚等到会指导。来自东南大学、中规院等7家集群设计机构的代表,与中青旅联科文旅事业部总经理张弛及其团队共同参与研讨,围绕街区设计成果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重点围绕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八大节点的改造设计展开。各节点通过“集群式”设计理念,在功能与景观表达上形成协同联动。
具体来看,石龙精米厂旧址拟打造为融合文化展示与社区生活的复合空间;太平路南入口作为街区门户,将被塑造为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标识的过渡区域;广发银行建筑则通过更新设计,在延续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功能。巡查巷在保留街巷肌理的基础上,探索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路径;通江顺气节点关注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在有限空间中营造人与江景、历史互动的场域;原印刷厂以空间活化唤醒工业遗址记忆,重构传统市集文化的当代表达;而太平路中段与中山中路两处口袋公园,则通过精细化设计将城市缝隙转化为可休憩、可交流的“微客厅”,延展街区的生活体验与活力边界。
在逐一听取设计机构方案汇报并充分讨论后,专家组对整体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此次集群设计充分回应了历史街区在保护与活化中的多元诉求,设计团队在深入理解在地文化基础上,提出了兼具创新性与可实施性的方案,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感。
中山路作为石龙城市的核心主轴,至今仍完整保留骑楼建筑与街巷肌理,承载着深厚的商埠记忆、红色历史与非遗文化。此次保护提升项目不仅将重塑街区形象,更为石龙文旅能级的整体跃升注入新动能。在改造实践中,中青旅联科作为项目运营方深度参与,既深度联动设计单位共同讨论街区集群定位及功能,也在品牌营销、招商引入及文商旅产品打造等方面持续赋能,推动老街更新向纵深发展。
中山路的更新,不是告别过去,而是以更温柔、更克制的方式,让历史与当下共生。它所承载的不仅是石龙的文化记忆,更是城市更新理念的真实落地——保留风貌、激活生活、讲好故事。在多方协同下,这条百年老街正以全新姿态,续写石龙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答卷。
环球旅游网是专注旅行资讯的新闻网站。
凡注明“来源:环球旅游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其它方式使用。
电话:00
广告: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