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讯(通讯员 张仁斌)时代在变,社会在变,风尚在变。这里,空气清新、绿树掩映;这里,高楼林立、物埠天成;这里,民风淳朴、诚实守信。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徜徉在街头巷尾,一个迈步、一次凝眸,人们总能与文明不期而遇,即刻感受到一股文明和谐之风扑面而来:街头巷尾的志愿者们劝导交通不文明行为,沿街门店的老板顺手打扫店外卫生,小朋友捡起地上的果皮扔进垃圾桶……伴随着文明创建号角的吹响,在冷水滩区梧桐街道办事处4.13平方公里土地上,一次又一次全民共创魅力家园的热潮掀起。
凝心聚力共画“同心圆”
文明是城市之魂。创建文明城市,是新时代的城市新坐标,是品质提升的重要标志。
“居住环境越来越美,人也更加文明了!”在梧桐社区,居民细数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变化:小区出现了志愿者和“红袖章”发放文明创建宣传单,引导居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街头更卫生了,城市更漂亮了,闯红灯、乱停车等违章现象少了,楼栋里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不文明现象没有了,人与人相处更加礼貌了……
这些身边的可喜变化,正是梧桐街道持续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梧桐街道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市这一目标,全力出击,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散发芬芳。
街道党工委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社区党委书记牵头、“两委”班子参与的文明创建工作专班,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形成以网格员、街长、巷长、楼栋长等为基础,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格局。每个社区每年投入创建经费不低于10万元,从组织和经费上保证文明创建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
在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目标上,明确提出:建立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合理开发配置社区资源,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发挥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形成社区创建文明城市的骨干力量;构建教育与文化阵地,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向深度、广度发展,基本建成管理有序,服务体系完善,居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社会风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安居乐业”的文明社区。
在活动载体上,通过唱一首好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亮一个承诺,送一份吉祥,将社区干部包街巷、包路段环境卫生、包秩序整治,宣传氛围营造等基础性工作在台账中予以明确,实现文明城市创建顺势而为、相互促进。
营造良好的道德和文明风尚。“我为创文做什么?”“我为创文怎么做?”街道以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活动为载体,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系统化,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渐成为市民的行动自觉。
从城到人,从人到城,当文明成为一座城市的梦想和追求时,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热情便点燃了文明建设的燎原之火。如今,文明之火已燃遍梧桐街道的每一个角落。
政府与民同台共舞,不同的角色,共同的绚烂,画出了共建共享的“同心圆”。
多措并举巧治“城市病”
随着中心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增加,城市管理需要破解的难题也越来越多。
梧桐街道坚持以创建文明街道为目标,实施“六个一”工程,包括文明示范小区、文明示范路段、文明示范楼道、文明示范大厅、文明示范岗、文明示范单位6方面内容,旨在突出各自的亮点和特色,串联出一条文明示范展示路线。
重责在身,必不敢懈怠;问题在前,必全力以赴。只有大家齐动手,城市才会干净。社区组织清理成立“牛皮癣”广告专门队伍,哪里有“牛皮癣”,哪里就有干部志愿者的身影,铲除的垃圾小广告达到近2亿余张。街道志愿者服务大队组建近两年,劝导交通不文明行为10000余起,发放宣传资料22000余份,参加打扫街道、小区卫生8000余人次。
小区整治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楼房修建好之后,居民在窗户外齐刷刷地挂上防盗栏,影响了城市美观,成为诗情画意的环境中的一个斑点,也是管理者的一块心病。梧桐街道办及时与居民沟通,实施美化方案,居民很快采纳了街道建议,将室外防盗栏改装到室内。
拆迁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梧桐街道办把拆迁与民生工作紧密衔接,创新机制实现城市建设与民生、产业、党建相结合,把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拆违增绿、拆违添景有机结合起来,将倒下的一片片违法建筑变为城市道路、休闲公园、绿化景观,让公共资源重新回到公众手中。
环球旅游网是专注旅行资讯的新闻网站。
凡注明“来源:环球旅游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其它方式使用。
电话:00
广告:00